奥特曼“拒绝让儿子和AI交朋友!”言论热炒背后:真实立场与儿童保护的未来考量
此刻,全球科技圈和舆论场中一则关于「“AI教父”——OpenAI创始人兼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坚决不会让儿子和AI交朋友!”」的消息被热炒,观点多呈断章取义,甚至成为部分网红引流的利器。真相究竟如何?奥特曼对AI在儿童伦理保护上的态度又是如何?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回当地时间5月8日发生在美国联邦层面的重要听证会,全面厘清其质询、发言和思考,才能看到一个全面且深刻的科学技术创新与伦理画面。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把AI当成最好的朋友”——这是奥特曼在2025年5月8日美国参议院“商业、科学和交通委员会”( Committee on Commerce, Science, and Transportation)的听证会上,被直问“会不会让AI机器人成为儿子最好的朋友”时做出的回应。该回应经媒体截取、变形、夸张后,使其显得在刻意排斥AI与孩子的接触,甚至暗示一种技术恐惧。
然而,完整发言中,奥特曼表达的是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真实人际关系的珍视和AI保护责任的担当。他明确说,AI是一种强大工具,但绝不应该替代孩子与家人、朋友间真实、丰富的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孩子需要的是人际互动和社交学习,技术应当是辅助而非替代”,这体现出奥特曼鲜见的从AI伦理出发考虑:绝不拒绝AI,但要试图设计更安全可控的AI体验。
事实上,奥特曼当场回应:“我们正在积极开发技术,区分成人和儿童用户,确保对未成年人有更高的保护等级,限制可能对其不利的内容和交互。”体现了其在AI技术发展过程中对伦理方面的思考与努力,远非片面消息所能诠释。
此次听证会由美国参议院商业、科学和交通委员会主持,题为《赢得人工智能竞赛:加强美国计算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核心议题聚焦美国怎么样保持在日益激烈的美中AI技术竞争中的领导地位,涵盖监管政策、基础设施、人才教育培训、供应链安全及AI对社会伦理的冲击。
·美国在AI领域的领头羊:使用率领先、技术成熟,全球市场采用度决定竞争成败。
·宽松(light-touch)监管的必要性:反对过度监管和各州“碎片化”立法,支持统一且灵活的监管框架。
·人才、能源、基础设施紧迫需求:强调电力供应需保障,人才引进和培养尤为关键,供应链与标准制定需美国主导。
·AI对儿童和社会的保护:奥特曼等人首度公开强调AI服务对未成年人的分级保护和伦理责任。
·对中国竞争的态度:承认中国追赶势头强劲,美国需保持创新活力和开放生态,支持国际合作。
总的来说,听证会展现了美国AI行业巨头对于未来发展的忧患意识与发展思路,凸显了创新与伦理碰撞的碰撞与交织。(想获取听证会全文,请扫描下面二维码订阅‘小报告’,更多独家资料将第一时间送达)
有趣又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画面是,面对参议院伯尼·莫雷诺(Bernie Moreno)提出“你希望AI机器人成为儿子最好的朋友吗?”这一尖锐提问,奥特曼坦然表态“不希望”, 这番直白的表态,在肃穆的听证会现场激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夹杂着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
这一拒绝不是对AI技术的否定,而是体现出奥特曼对儿童成长环境中“什么是最好的朋友”极具哲学意味的反思。他除了说“AI是个工具,不能也不应该替代真实人类的情感联系”,同时强调“儿童需要更高水平的保护”外,还提出了OpenAI正致力的具体内容:
奥特曼的这一系列措施和思路,远非简单的不希望孩子和AI交朋友那么狭隘。我们还应看到“为全球构建一个开放、安全的AI儿童保护生态”正是中国一直以来在探索的方向,这样的共识为国际间的伦理合作开辟了新的共同战略空间。
我们更应该看到被网络爽文忽视的一点:奥特曼坦言,“早在互联网时代对儿童保护做得并不好”,并回顾了过去网络时代未成年人面对的诸多潜在危害。他表示,AI发展应当吸取互联网时代的教训,做好儿童使用安全和界限设置,不能延续过往的盲区和放任。
这也呼应了中国理念,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个人隐私保护专委会副会长杨溟对记者指出中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提出很多建议,其中就包括:
“基于这些共识和实践,全世界内加强AI儿童保护的合作与交流愈加重要。只有多方携手、科学监管,才能确保AI技术在守护儿童安全的同时,推动创新健康发展,为下一代打造一个更安全、更有益的数字未来。”杨溟说。
从当前的网络热议中,我们正真看到信息碎片化、情绪化的传播往往掩盖了对AI伦理的理性对话与深刻理解。奥特曼“I do not”的简短回答,被断章取义放大成“恐AI”情绪,却忽略了全球应对儿童保护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对真实人际关系珍视的大话题。